2015年5月26日星期二

蘇賡哲:作家與藏書家

5月14日多倫多明報     
    文世昌先生在世時,有意和朋友籌辦一個寫作人的聯誼組織。他強烈反對組織以「作家」命名,因為不是懂得執筆就是作家,寫作人拿得出有份量作品,有社會認受性,才可以稱為作家。 後來大概是大家都忙,組織的事沒有了下文,但我覺得他的主張有道理。
    至於藏書家,似乎比作家名銜更沒有硬性規範。中國曾出版過一冊《中國私家藏書史》,裡有「當代藏萬冊以上藏書家簡表」,然則,家有萬冊藏書是否就可以稱為藏書家?加拿大的家居面積比較寬敞,騰空地下室來放書,一萬冊是綽綽有餘的。我有幾位老友的藏書均在二、三萬冊之間。如果在香港,就困難得多,除了一兩位「文化大亨」外,萬冊以上圖書,一般只好用工廠大廈來存放了。
    中國在「改革開放」初期,先發財的人成為被人欣羨的「萬元戶」,可知在毛澤東時期,一萬元的家財極罕有。藏書萬冊,即使每本值一元,亦即萬元戶了。大概那些萬冊藏書家的書,多是老民國時期就入藏了,又或者有其他收入。例如萬冊藏書家簡表中,就有江青的大名。江青失勢,藏書寄存女兒李訥家中。江青曾權勢熏天,她要甚麼書,根本不存在購買問題。北大教授王利器有很珍貴的《管子纂詁》一書,就是無償被掠走,蓋上「江青藏書之印」的,這只是一個例子,其他亦不待言,所以有人說她是「搶書家」而不是藏書家。江青之外,康生也是同樣人物。不過,我覺得在中國大陸,政壇失了勢才叫「搶書家」,沒有失勢或者「平反」了便叫藏書家。

1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In this day and age, a collection of 100,000 or even 1,000,000 books isn't a problem, we just save it electronically.
Why do people think that collecting books is a sign of learned person? Would collecting a whole bunch of academic journals of different fields be much better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