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8月23日星期六

蘇賡哲:心理學和電影藝術

8月15日多倫多明報     
    應邀在文化藝術博物館的講座談心理學和電影藝術的關係。題目很大,我只能從電影配音切入來講。很多人認為,電影是視覺藝術,其實聲響在電影中頗重要。正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看、聽和摸是接受感動的三個基礎,電影摸不到,聽就益顯重要。 據說在男歡女愛的關係中,女性覺得聽到男人說甚麼,最能令她感動。可知至少人類的一半重視聽覺多於視覺。因聽覺而生感動,音樂是一項利器。但我認為音樂本身沒有感情,它只是一把錀匙,從音樂家的心中模鑄而出,那個心中之模,如果是哀傷的,它鑄造出來的鑰匙就剛好可以開啟聽眾心中的哀傷之鎖,令聽眾覺得哀傷。所以哀傷本來就鎖在聽眾心中,只是被釋放。我們聽到機器發出的嘈音,不會有喜怒哀樂的感受,因為嘈音不是從心中喜怒哀樂的模鑄造出來的。 
    由此推論,配音之外,整部電影也只是一把鑰匙,它從編劇和導演的心中之模鑄造出來,開啟了觀眾心中早已存在的喜怒哀樂、七情六慾。亦即是先要有編導的感動,然後能啟動觀眾同樣的感覺。 
    但也不是沒有例外。推理電影既然講的是理,便可以不談感動而講精妙的佈局。這就關係到IQ的層次。編導層次高於觀眾,效果可能很精采,但也可能令觀眾看不懂。編導層次低,就會被市場淘汰。 
    文藝片求「感」不求「理」,觀眾不受感動就不是IQ層次問題,而是鑄造它的編導心中之模有問題。偏偏這樣的片子常能在某些影展得獎,皇帝的新衣永遠都在上演中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