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15日星期五

蘇賡哲:中港台三面相

     中國的大陸人對台灣人的印象,似乎比對香港人好些。這也許是台灣人沒有譏罵他們為蝗蟲、沒有編一首蝗蟲歌來唱。看過很多去過台灣的大陸人寫遊記,不約而同都說台灣最好的風景是人。這應該說是對一個地方最高的禮讚了。相對來說,港台人會不會說大陸最美的風景是人,我不大有信心。
     大陸的《新周刊》曾介紹過「你必須體驗的101件台灣事」,該刊編者說:「今日的台灣,在衣食住行、生活方式、文創藝術、自然風光、人文景觀等方面都有亮點,令人產生只有台灣才會有的良好感覺。這101件值得體驗的台灣事,展示的不僅是物質層面的豐富性,更是人心的溫度。」這同樣是對台灣人的讚美。101件事中,甚至包括「在台北街頭迷一次路」,也說是一種不錯的體驗。
     不過,類似的讚美,都是對台灣境內民眾發出的,至於渡海去了大陸的台灣人,主要是台商,我想不起大陸人對他們有同樣的讚美。此中原因很值得探討。
     蕭鋒有一篇《台灣人這麼說這麼做》的長文,對台灣的風土人情講得感性而透徹。他說:「台灣的書店是有主張的,堅守在黃金地理位置。逛書店是一種享受,讀書是一種態度。一個不讀書的民族只會淪為低智商社會。」
     數十年來,我在香港、台北、多倫多都開過書店,也有過主張和理念,最初都是在黃金地理位置,其後不得不撤守,搬上高樓去,甚至結業了事。以我和司徒華諸君合辦的那家書店來說,位置在九龍西洋菜街今日的行人專用區,當然是黃金地理位置,當年我們歡天喜地將店鋪賣了港幣四百萬元,認為是聰明的投資。現在那裏的店鋪月租可以是一百萬元。賣書怎能賺到這租金。所以當年隔鄰的三育(中南)、實用書店要麼搬上樓,要麼改行賣文具。再好的主張都敵不過現實。今日,香港黃金位置的書店背後資金多來自北京。台灣的書店能「堅守」,是讀者之功,和老板的主張沒有多大關係。
     蕭先生說:「中國式友善是鄉土社會出發,再擴展到陌生人社會的。中華民族的裏子是鄉土中國,台灣最值得推薦的是甚麼?導遊說是人情和文化。真準。此兩物在大陸最缺。文化與人情沒寫在樓房面上,卻寫在人臉上。」
     我來自香港,對香港的人情和文化,基本上是滿意的,沒有蕭先生所說的「最缺」感覺。我的感覺是香港人的臉上,缺少「鄉土中國」特色,而是另一種人情。何以有此差別?大抵香港只有少數原居民,他們在殖民地政府懷柔政策庇蔭下,很多去了歐洲尋求發展,留下來的遠不足以向香港主流社會輸出文化影響。這和台灣本省農業社會眾多人口是無從攀比的。外來移民對現代香港影響最大的是上海文化人和產經界人士,他們本身和後代原本久沐歐風美雨,在英國統治下和台灣人在曾國藩崇拜者蔣介石統治下,中土意識更大有差別。臉上的人情也滲雜多幾分買辦文化。

     蕭先生引用民調計劃資料指出,認為自己只是中國人的台灣居民,二十年來急速下降,已近絕跡。自認為只是台灣人,不是中國人的已超過半數。香港人對大陸離心離德最明顯時期,也恰巧是近二十年的事。最值得注意的是,港台對中共的作為多所反感,而香港人更強烈的是對大陸訪港平民的反感

1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事實勝於雄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