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6日星期五

蘇賡哲:不是島國根性

凌叔華
927日明報
        凌叔華是五四時代湧現的傑出女作家,她的名作《異國》記述中國少女蕙在日本京都一家教會醫院的感受。原先,醫院的護士們對蕙細心護理,照顧得無微不至,令她深深領略日本的「人情美」。溫柔可愛的白衣天使經常向上帝禱告,甚至還為被日本侵略的中國禱告,在在均體現著基督宏博的愛心。
    可是有一天,中日再起衝突,一份報紙的號外就使護士們變了臉,她們向蕙展現出猙獰面目,打破了她心目中的美好印象。
    有學者據此評論日本人說:日本是單一民族的島國,島國的文化風土,無法產生普世的宗教思想。原本具有普世精神的宗教傳到島國,就會發生異化,而至貌合神離。
    我是不同意這種島國根性說的。英國也是島國,具有普世精神的泛基督教,在英國並沒有異化。中國不是島國,並沒有產生普世的宗教思想。如果引用日本學者加藤周一所說曰:作為日本國民性基本特徵的集團性,不具備超越的內涵,集團之上不存在另一個絕對的、超越的力量,諸如西方的上帝、印度的佛、儒家的仁義。因此,日本的個人無法脫離集團的存在,所以就會表現出極端的排他性。然則,你從中國最近的反日暴動來看,中國人的儒家仁義,大概亦蕩然無存了。
    事實上,正如孫隆基兄一向闡發的現代中國民族性,也都是向東鄰日本民族性靠攏,只有集團價值,沒有超越的力量。判斷是非曲直,不依上帝不依佛,更不依仁義,只依別人評說。等而下之,是依大多數人,甚至依領導的評說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