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30日星期六

蘇賡哲:災劫中的民族性

日本正在地震、海嘯、核危機的水深火熱中。除中國部分幸災樂禍的冷血網民外,世人無不寄予深切同情。最令人矚目的是日本民眾冷靜、堅忍、有序的表現,更使各國旁觀者嘆服,認為這確是個高質素優秀民族。尤其和中、港、澳的同胞盲目搶購食鹽以至連鹹魚也一掃而空,澳門人還因此大打出手、醜態畢露相比,日本人的沉著克制更形突出。
很多研究日本民族性的人都認為,日本從中國學習儒家學說,最大的分別是「化仁為忠」。意思是他們有意忽視儒家核心價值的仁,代之以神道設教的忠。這幾乎已是定論,甚至不少日本學者也這樣看。但我覺得,像這次大災難中,日本民眾極有默契的自我克制,克己以維持固有社會秩序,已是一種仁的實踐和體現。他們在困境中團結一致、互助互讓,自救不暇之際,還在很多媒體提醒要協助在日本的外國人,就是仁而不是忠。
日本人在困境中的沉著冷靜,是他們平時做人的基本素養。這其實就是儒家「訥於言而敏於行」的要求。千百年下來,中國人已經忘記這古訓了。日本地震後中國政府一開始從東京撤僑,湧到機場的中國同胞立即喧鬧混亂如菜市場。和周圍其他國家航空公司出境櫃台的安寧,形成強烈對比。
日本人一般看不起多話的人,遇事誇誇其談、口沫四濺,會被視為社交上的失禮,更不用說喧嘩吵鬧。即使是能言善辯,日本人也不會有甚麼好評。他們覺得這無益於人際的和諧。
人際溝通,他們倚賴本民族的默契。所謂默契,對我們來說有點神秘,但日本人卻不學而懂如生物本能。在日本工作過或生活過的人都知道,一群日本人忙碌如螞蟻時,可以完全無聲無息,不必有個領導人站在高處不斷出聲提點指揮。即使是陌生人第一次合作做這件事,各人自然能夠「以心傳心」,每個人都知曉自己站在甚麼位置、應該做甚麼、應該怎樣和別人配合以收流水行雲、天衣無縫之效。倘若有個外國人看見他們如此忙碌,想跑進去幫幫手,往往會被禮貌地拒絕。這不是因為他們排外,而是外國人沒有他們那種本能的默契,幫不了手反而是阻礙。
以前中國電影觀眾十分喜歡高倉健,原因就在於高倉健是日本人木訥而剛毅的形象代言人。
「眼比口更能說明白事情」
很多時候,日本人寧可用眼神來互相表情達意,也不肯用嘴巴。日本歷史學家木村尚三郎說:「日本人的眼睛既是視覺器官又是語言器官。」日本俗語說:「眼比口更能說明白事情。」這可能是他們的默契的要素。以前看黑澤明、三船敏郎、仲代達矢的電影,武士在決鬥時往往長時間互相對峙,窺伺對方的破綻,而不會來一陣罵戰。他們的國技相撲也一樣。相撲手也先來一陣狠狠的對視,內行人經常能夠在事先以眼神來判斷勝負。
當然,日本人也不是任何時候都木訥,他們需要有宣泄口。酒吧中對嘴巴的解放就是特別的景觀。亦即他們嚴守時間和場合的分際,一張嘴如同安了門閘,捍時擇地開關。日本人當然也會傷心哭泣。但即使在災難現場,最多是克制的飲泣,而少嚎啕大哭。這有不願影響別人的心意在其中

[2011-03-22] 溫哥華星島

沒有留言: